病因本病多因外感风温、风寒之邪;或热病后;或情志郁结、饮食不节。
症状1.多见于成年人,尤多见于伤寒、温病等热性疾病后、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,多数是单侧发病,亦可双侧同时发病。
2.初起颐颌之间发生疼痛及紧张感,轻微肿胀,张口稍感困难。继而肿胀逐渐显著,并延及耳之前后,以耳垂下部为显著。如压迫局部,在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。此时张口困难,唾液分泌大为减少,并可出现暂时性口眼歪斜之症。
3.发病7-10天左右腮腺部疼痛加剧,按压局部有波动感,同时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。若不及时切开,脓肿可在颐颌部皮肤或口腔黏膜处窥破,脓出臭秽。
4.初起有轻度发热,严重时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左右,口渴纳呆,大便秘结,舌苔黄腻,脉弦数。如患者度衰弱,或失于调治,或因过投寒凉攻伐之品,常可使肿势漫及咽喉而见痰涌气塞、汤水难下、神识昏吗、湖等毒邪内陷之症。
危害治疗得当者,预后良好。治疗不当者,可发生内陷。
中医治疗发颐的优势发颐的发病特点是:颐颌之间肿胀疼痛,张口受限,全身症状明显,病势严重者可出现内陷等证。热毒蕴结证,治宜清热解毒,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;热毒内陷证,治宜清营解毒、养阴生津,方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。
国医堂中医名家